公开报告称缅甸军政府通过7国16家金融机构与军火商建立联系 加剧战争让冲突旷日持久

本报讯(代爱玲编译)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外国人帮助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其中泰国也参与其中。同时,尽管缅甸军政府的军事装备进口总额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但部分国家的出口量和交易活跃度却有所上升。
2024年6月26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发布了名为《依靠死亡贸易:银行和政府如何支持缅甸军政府》的报告。该报告详细描述了缅甸军政府如何依赖多国银行和政府,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武器和装备,从而加剧了战争和旷日持久的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份报告还包含了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汤姆•安德鲁斯编写的关于缅甸人权状况的摘要。
报告指出,缅甸军政府通过7个国家的16家金融机构与武器和装备的进口建立了联系。东盟地区中泰国5家、新加坡3家、马来西亚2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泰国的许多银行正在取代新加坡的银行,成为缅甸军政府进口武器的主要渠道,部分武器被用于镇压反对派。
比较2023年3月前后一年的数据,新加坡上市公司向缅甸出口武器和军事装备的数量从81家锐减至仅6家,降幅近90%。同时,新加坡银行与设备采购相关的交易也减少了70%。然而,在泰国,注册企业向缅甸出口的军事装备总额从6000万美元增长至1.3亿美元,增幅超过两倍。
报告称,泰国国内银行也促进了与军事装备采购相关的交易,交易额从6000万美元翻了一番,达到超过1.2亿美元。在泰国,有5家银行被用作缅甸军政府和在泰国注册的武器出口公司之间的金融交易渠道。其中一家银行的交易金额超过1亿美元。
这一趋势促使新加坡政府采取了明确的反对向缅甸运送武器的政策,成为报告中的正面榜样。
尽管如此,报告还指出,过去一年缅甸军政府的军事装备进口总体价值仍然下降了三分之一,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3.77亿美元降至次年同期的2.5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