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完成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
广东完成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 术中血流不中断、心脏不停跳
深圳特区报广州7月16日电(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刘星亮 文/图)7月1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这是该院在全球首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继应用于肝移植、肾移植后,首次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术中实现全程血流不中断、心脏不停跳。
▲7月1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获成功。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移植外科主任和移植外科研究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斯特凡·图利乌斯(Stefan Tullius)通过视频表示,这是器官移植的一个里程碑,为进一步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免疫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欧洲移植协会前任主席比约恩·纳山(Bjoern Nashan)通过视频评价道:“手术进一步证明了‘无缺血’心脏移植的可行性,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移植心脏血管病变风险的机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移植后的存活率,将器官移植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6月26日下午,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图为手术中。
5月24日,67岁的福伯在中山一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核磁共振、超声心动图、血液检验结果都提示福伯的心脏已进入了终末期,心脏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已经减退到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他还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肾功能减退等基础病变。经过心脏外科、心内科、器官移植科等10余个专科的MDT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除了心脏移植,其余的常规手术治疗已无法解决福伯的心脏问题。另外,由于福伯患有严重心肌病、心力衰竭,且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若实施传统心脏移植手术,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6月26日下午,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中。
6月26日14时,福伯和受体捐赠者同时进入了手术间,4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换心大战”中。随着外科医生迅速利落的置管和阻断,体外供心灌注开始工作,从心包腔内游离出来的供体心脏,一刻没有停顿地在器官槽内鲜活有力的跳动着,并且保持着正常体温,被转运到受体手术间。专家戴上特制手套,将一直跳动着的供心自转移槽内小心移送到福伯的心包腔内。手术历时4.5小时,实现了将捐献者心脏在“不中断血供”“不停跳”的情况下移植给受者。福伯术后36小时拔除了气管插管,多次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心肌缺血表现。
▲福伯心脏和各个脏器功能如今都已顺利恢复。
7月16日,心脏和各个脏器功能都顺利恢复的福伯也来到发布会现场,为中山一院送上锦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将于近日出院。
▲7月16日,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患者福伯向医务人员赠送锦旗。
据悉,今年4月,中山一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团队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开启“热移植”时代》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这是我国首次荣获此项大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