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
(本报记者重庆报道)2020年,两江新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与天府新区、广安、宜宾等地加强战略合作,签订合作协议28个;旗舰作用日益显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速、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和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净增量等10个关键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创新的第一动力日益强劲,两江协同创新区大学大院大所30余所;产业迈向中高端步伐日益加快,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汽车产业增长22.8%,单车价值提升5万元;招商引资后劲日益增长,招商投资额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内陆开放之路日益宽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32亿美元;智慧之城日益亮眼,数字经济增长33%;城市品质日益提升,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绿色发展底色日益靓丽,“百园之城”魅力彰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创下自2013年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在《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两江新区提出两大定位: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两大目标: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到2025年,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加速集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全面激发,开发开放能级西部领先,智能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在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两江新区对外开放,既肯定了成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成刚表示,推动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努力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同时,两江新区将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好枢纽港、拓展大通道、做强大平台,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努力在全市和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建好枢纽港
果园港是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的枢纽港,也是川渝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果园港时提出的“三个好”“四个一流”和“三个服务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两江新区积极推动港区绿色智慧发展,促进果园港完成从内河最大多式联运枢纽港崛起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2020年,货物吞吐量1400多万吨,较2015年增长7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34万TEU(标准集装箱),较2015年增长41%以上。今年1-2月,果园港货物吞吐量313万吨,同比增长38.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8万TEU,同比增长60.2%。而如今,随着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在各领域的不断提速,果园港正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果园港目前 “铁水公空”四式联运,“东西南北”四向畅通,让内陆开放之路越来越畅。
智慧港口方面,果园港从2016年开始智能化改造,历经四年,果园港一平台集装箱生产作业区域12台场桥全部实现远控操作,远控操作室和远控系统软件也进行了升级,使远程操控更为安全高效。
今年1月4日,两江新区全新打造的多式联运智慧运营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该运营中心致力于为铁水、水水、铁公等多式联运提供一单到底的数字化、标准化服务,为四向通道在果园港的贯通夯实软件基础。建成后,该平台将与市级“单一窗口”、多式联运平台、海关监管系统以及各大口岸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为政府、区内企业、居民生活等提供信息化服务。智能理货系统、智能化卡口、集装箱无纸化平台等多个智慧系统近年来的先后上线,让果园港实现与货物仓储、市场交易、海关监管互联互通,实现港口运作智能化、港航管理智慧化、通关模式高效化,打造国际一流智慧港。
与此同时,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配套工程建设也如火如荼。今年1月4日,两江新区鱼嘴铁路货运站南场、中远海运果园综合物流基地项目、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联运智慧运营中心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都将于今明两年竣工。 B保项目将在3月30日前完成全部桩基工作,6月30日前完成所有保税仓主体封顶, 9月30日前全部竣工验收。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也将于2020年2月完成。这意味着,两江新区以果园港为核心打造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将基本成型,进一步促进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的开放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拓展大通道
由于上游航道条件有限,经果园港“大转小”之后将货物运送到泸州港、宜宾港等地。同样,上游支流货物也可在果园港经过“小转大”运往东部各地。
1月20日,载满20个集装箱400吨货物的“川江001号”船舶从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集装箱码头起航前往重庆港,标志着“广安港—重庆港”集装箱班轮成功开航。船舶沿江而下行驶两天抵达两江新区果园港后,将通过“水水中转”运输至目的地江苏南通。该条航线班期密度计划每周上下行各一班,货源以化工产品、建材、粮食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及大型机器设备为主,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发班密度。这是两江新区拓展开放通道的一个缩影。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依托“一带一路”枢纽节点优势,2020年以来,果园港新增了新加坡港、德国杜伊斯堡港、成都青白江铁路枢纽的铁水联运通道。截至2月,果园港对外铁水联运通道已经达到6条。南向建设的陆海新通道,是“铁水”联运的典型代表。以前与新加坡的贸易往来,往往都是在东部港口通过水运完成。而现在完全可以通过长江航道运送至果园港,然后经由铁路出境运送至新加坡,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今年1月,兰渝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果园港实现了无缝连接,为西北地区货物出海新增了一个通道,将打破该地区长期无水路出海的难题,促进国内大循环,也更加便捷了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系。 此前,果园港已开通贵州、成都、中欧班列(渝新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5条铁水联运通道。2020年。果园港全年发运中欧班列231班、陆海新通道班列63班,并且已在两江新区实现了常态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衔接。两江新区推动“四向”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把一头连中亚和欧洲、一头连东盟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用足用好长江黄金水道,与沿江沿海重点码头建立水运联盟,通过外贸快班轮优先过闸等机制提升水水联运、铁水联运能力等。
做强大平台
如今,两江新区正汇聚全球各类开放要素,强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核心区建设,全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为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国际会展名城,两江新区悦来国际会展城正积极升级会展配套,拓宽会展全产业链,不断完善“会展+”“设计+”生态圈,从多方面做大做强会展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悦来国际会展城举办展览33场,展览面积150万平方米;举办会议活动137场,其中国际性会议5场,500人规模以上会议31场。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悦来国际会展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两江新区进一步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办法》,有力推动了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到2023年,悦来国际会展城基本成为全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到2025年,悦来国际会展城将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国际会展平台和重庆对外开放重要风貌展示区。
日前,重庆自贸区两江片区与四川自贸与天府片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合作机制。按照协议,双方将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便利化投资贸易、形成互补型开放产业等多方面携手,加快构建成渝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20年,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707家、增长5.1%,注册资本540亿元、增长40.6%。同时试点试验持续推进,2020年上报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川渝地区司法合作等4个案例,国家要求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已完成推广。 全年新增外资企业79家,增长25%;合同外资25.45亿美元,增长164.4%,全市占比44%;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超全市三分之一,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全市第一。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外资的主要来源领域,数据显示,上述三个产业的利用外资占比分别达到了60.18%、29.59%和7.4%。全年外贸进出口额2240亿元,增长16%,一般贸易占比达到48.3%,贸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核心区建设。积极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重庆)国际超算中心、两江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币投资基金、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重庆代表处等9个新项目签约,签约金额2.44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签约中新合作项目67个,签约金额117亿美元,签约金额超过全市三分之一。
在国际合作平台方面,目前已经有法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区总部、德国曼海姆市驻渝办事处、阿塞拜疆中国丝路商会等19家国际机构入驻两江新区国际合作中心。不仅如此,两江新区还打造了中德、中瑞、中意、中日、中韩、中以等多个国际合作产业园,搭建了金融、会展、物流、信息等开放型功能平台,开放平台的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目前,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长期位居全市第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更加密切。两江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2020年全年实现580亿元,新增外资企业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占比达70%以上。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继续推进自贸试验区在多式联运、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不断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持续上量提质,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