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暹日报记者:猜

作者:宋老师、周澄

 如果由变性者Maeya身上凝视时间本身,可以看到一个在二十余年里拼命想要外界对身份认同,在漫长岁月里拥抱与失去之后,没有变得焦灼无奈,也没有取悦迎合什么,他选择的答案是另一种,走出年少的牛角尖,用第三者的视角看待生命中的一切,成为一个更有张力的人。

性别认同

 

光怪陆离与熙攘景貌的名利场里,混迹于国际模特圈的21岁Maeya,头大脸宽、厚嘴唇、塌鼻梁,相比一众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样貌上的巨大反差,一度引发了舆论场的争议。

与此同时,颇具话题性的还有他的性别。

烙有变性人标签的Maeya,因担忧身体健康,至今都没有做过隆胸手术或者变性手术,只不过自小就对女性身份有着强烈认同的认同感,致使她近似于某种异装癖者。

从幼儿园开始,时常模仿女性说话的Maeya,偷偷换上女性的衣衫、涂上艳丽的口红、画上美美的妆容,以及于踩着高跟鞋在镜子前晃悠,都是他非常喜欢的。当他身体开始出现异性特征时,便将想成为女人的想法,吐露给了母亲。所幸,家人没有反对。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像Maeya这样幸运。同样在孩童时期,渴望裙子、渴望漂亮的高跟鞋的席丹,却遭到了妈妈的强烈反对。“很难接受我成为变性人。”正因如此,一直到母亲去世之后,37岁的丹席才尊称内心的想法,将自己打扮成女人。

相比现在泰国的多元化,此前整个社会对变性人的认同度很低,以至于连变性人都曾产生过自身怀疑,“假定我们有孩子了,还是男孩子,我们就像正常男孩子那样去养育他,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养的孩子不像正常男孩,我们可能也会像父母亲那样小题大做感到惊愕。

那个不被认可的成长环境,如今57岁的席丹经历过,刚刚结束青春期的Maeya也不能幸免。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卑的他都无法与别人相处。特别是上初一、初二那会儿,如果听到同学戏谑他,他就会一个人悄悄地哭泣。

这种情况止于初三之后,Maeya的社交情况才有所改观,像绝大数变性人一样,他的朋友大多是女性和变性者,电影、旅游、衣服、化妆、八卦都是他们的常聊话题,而这样互相温暖、帮助的小组织,让Maeya逐渐恢复了自信心。“大约10人会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活动,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老师眼里,她们非常团结,互帮互助。”

变性者之恋

 

绝大多数变性者也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婚恋上精神与生理的追求。

 

Maeya的暗恋对象,是中学时期一个叫pen的男生。为了让心仪的男孩喜欢自己,她不断地保持身材至40公斤,并让自己的身体宛如女性一样柔软。“在外面参加体育赛,当看到pen时,后来,比赛输了。”Maeya笑着对我们说。

事实上,在那个年龄段,许多变性人会喜欢自己学长,但是不敢表露出来。但是Maeya到了高二、高三之后,胆子就大起来了,当遇到pen时,他会亲切地打招呼,并且会称呼pen为“亲爱的”。上大学以后,他更是几次直接向pen表白。

尽管抱定对pen的喜欢,但在男生生日、情人节这些重要的日子,Maeya却从未送玩偶或其他礼物给pen。他认为送礼物,更像是宣誓主权,代表着一种占有欲。“我们(部分变性人)可以有心仪的男生,同时也希望这个男生也喜欢真正的女生。”

像部分数变性人一样,Maeya的恋爱对象源于臆想。他会细致观察泰国男星Nadech的脸部,并将Nadech想象成就是她的男朋友之类的事。这并非是什么精神疾病,而是假如他们试图与认识的人谈恋爱,或者臆想成恋爱对象,那么梦醒时分,他们会感觉很心痛。

当然,并不是所有变性者都像Maeya一样。譬如,在网路上迅速蹿红的变性人丹席,凭借着鬼斧神工的长相和火辣的身材,除了事业上风生水起外,12年前他就找到了如今的老公,并共同组建了家庭,此刻的他,感觉到非常的幸福。

泰国社会的包容度

 

与人们以往的认知不同,许多变性人都来自富裕家庭,“从上学时起,身边就有变性人,但是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不错的,像我家也是做建筑生意的,根本就不穷。”丹席这么说。

Maeya也是一样。生于洛坤府一个中产家庭里的他,名字里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钱人。背负着这样的期望,推动着他来到曼谷。

像所有漂泊在外的人一样,起初,来到这个陌生的大环境里,他会感觉焦虑、害怕。每天都会大哭,害怕自己会退缩,怕不能接触到新的圈子。但是每每痛哭后,他又都会咬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适应下来。

不过,经历种种之后,如今为产品代言、拍电影、做模特、做YouTube娱乐节目的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同时也证明了:现在的泰国社会,对变性人群体的包容度越来越大。而变性人自身,也越来越厉害。

谈话临近结束,当问及Maeya之后的打算。他一脸轻松地表示,想成为一名演员,不是刻意要做男、女主角,只要在娱乐圈有事儿可做,无论什么角色都行,因为这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由变性者Maeya身上凝视时间本身,可以看到一个在二十余年里拼命想要外界对身份认同,在漫长岁月里拥抱与失去之后,没有变得焦灼无奈,也没有取悦迎合什么,他选择的答案是另一种,走出年少的牛角尖,用第三者的视角看待生命中的一切,成为一个更有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