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死亡率占自然灾害的5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24日在北京表示,最近十年,是地震灾害造成中国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最严重的十年。中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2%,为众灾之首。同严峻的地震形势相比,中国在地震监测预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不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举行全体会议,艾力更·依明巴海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向会议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据报告,首都圈、福建沿海和川滇部分地区具备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信息快速发布能力。中国在20余条共计6642公里的高速铁路布设了新一代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7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三个小组,赴吉林、江西、湖北、四川、甘肃、新疆等6省(区)开展执法检查。此外,还委托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河南、广东、重庆、陕西等10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检查。
据了解,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完成了防震减灾地方法规制定或修订工作;已经建成了覆盖中国大陆及周边海域的地震观测台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地震重点防御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达到1.5级;国内地震2分钟左右完成自动速报,实时服务用户上亿人次。
虽然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地震形势依然严峻,防震减灾任务艰巨;城市老旧房屋、农村民居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占比依然较大;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保护力度不够;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命线工程地震风险突出;科技对地震事业发展支撑有待强化;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普及不够深入。
艾力更·依明巴海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建成投用,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等与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的具体工作,亟需予以规范。同时,要强化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各级防震减灾规划实施机制,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中新网)